家具頭條|“華人之光”貝聿銘的家
來源: 頂尖設計吧
發(fā)布時間 2024-12-23
點贊量:0 閱讀量: 862
能把日子過成詩的,是人,能感受到除了金錢以外帶來的快樂,是眼界和知識。如果沒有修養(yǎng)與審美,那豪宅里囤再多的書、字畫和古董,也不過是附庸風雅的擺設罷了。1973年,貝聿銘從美國前總統(tǒng)富蘭克林的家族后人手中,買下了這棟四層小洋樓。貝聿銘其中一個標志性的建筑理念是“讓光線做設計”,這一點在他的私宅里體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
主臥沒有特別華麗的裝飾,但一面通透光亮的玻璃墻,就是一個天然的畫框,窗外靈動的四季被切割成一幅活色生香的畫作。親自設計的壁爐,為整個房間增添了不少暖意。
餐廳的椅子都是來自現(xiàn)代家具設計開拓者索耐特的設計,每一把椅子都是經(jīng)典之作。
一扇通往花園的玻璃門,斑駁的大理石紋路和四周簡潔幾何立柱相得映彰,使得用餐環(huán)境明亮開闊,同時又藝術感十足。傳聞貝聿銘夫婦常常在宴客后,和滿座高朋在花園里談笑風生。
盧愛玲夫人在世時,在花園里種滿了姹紫嫣紅的鮮花,作為景觀設計師和植物學家的她,滿園春色都被鎖在了這片小小的天地里。每當花香四溢時,貝老喜歡開一瓶法國波爾多的葡萄酒,或小酌一杯馬提尼酒,優(yōu)哉游哉地享受一個寧靜的午后。貝老嗜書如命,家里專門設有一個圖書館,可他沒有特意定制名牌書柜,而是將壁櫥被改造成了一面書墻,并添加了許多柜子用來收藏過期的舊雜志和報紙。茶幾是密斯 · 凡 · 德羅的巴塞羅那茶幾,也是經(jīng)典的包豪斯風格。最富有貝式設計風格的,當屬這直通天井的大型白色旋轉階梯,深邃而優(yōu)雅,氣派又含蓄。在樓梯的頂部還巧妙地設有一塊橢圓形幾何天窗,讓陽光至上而下灑滿整個宅邸,而這種經(jīng)典的采光設計也不禁讓人聯(lián)想到貝聿銘的著名設計之一——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。
盡管設有電梯,但這居于整棟樓的中心、盤旋而上的樓梯,無疑是一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。
哪怕沒有羊毛地毯和紅木扶手的裝飾,也同樣令人拍手稱奇。相比貝老那些恢弘磅礴如交響樂的設計作品,他的私人住宅則像由幾個簡單的音符合成的小調。但判斷一座房子的價值,往往不能只看裝修夠不夠華麗,家具夠不夠高檔。貝聿銘的會客廳雖然樸實無華,但談笑有鴻儒,往來無白丁,出沒皆是志同道合的名流貴族,趙無極、基辛格等都是他的座上賓。
而每間房子與藝術水乳交融,密不可分,目之所及皆是藏書和價值連城的藝術品。趙無極繪于1970年代的抽象杰作《27.3.70》。下方的雕塑作品是野口勇的《地上框架》,從構思到鑄造花了十余年,1974年才完成作品。墻上的這幅《棕與白》來自抽象表現(xiàn)主義大師德 · 庫寧,2018年他的畫《無題XII》被賣到兩億元。下方的黑色雕塑則是弗里茨·沃特魯巴的作品《小型坐像》,扭曲的造型與上方的抽象畫作相映成趣。擺放在會客廳的醒目雕塑,名為《彈吉他的男人》,來自立體主義雕塑大家雅克 · 利普希茨。
住宅的頂層設有兩間臥室,貝聿銘將其中一間打造成了他的工作室,他在這里創(chuàng)作并完成了許多著名設計作品。或許,在貝老眼里,房子不過是用來遮風避雨的地方,住再大的豪宅也只能睡一張床。房子像不像家,住在里面安不安心才是最重要的。他曾設計過無數(shù)舉世聞名的建筑,唯獨自己住的房子,像普通人的家一樣尋常。沙發(fā)已經(jīng)舊到磨破了,鍋碗瓢盆也沒有鑲金邊,零零碎碎的小物件還是從市場淘回來的,沒有很酷炫的高科技設備,也沒有特別豪華的裝飾。但正是在這棟小別墅里,他找到了莫逆之交,讀遍了萬卷書,收藏了形形色色的藝術品,以及萌發(fā)出許多驚為天人的創(chuàng)作靈感,并一一實現(xiàn)。真正的豪宅不是用金銀珠寶堆砌的房子,最具價值的是主人的涵養(yǎng)、知識和審美。
他住的地方不華麗,可每個角落,卻能感到貴。那是一種藝術的貴,知識的貴,氣質的貴。而那些被拍賣行估值成千上萬的藝術珍品,很可能只是某個午后,貝老和朋友們賭書潑茶互贈的墨寶。李可染為貝聿銘62歲壽辰而創(chuàng)作的《不老松》。唐朝詩人劉禹錫有云: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?!?/span>
世界上所有的家,再豪華也是用磚砌,用瓦蓋,用來遮風擋雨的。貝聿銘夫婦在巴黎盧浮宮,約攝于2009至2010年 但能把日子過成詩的,是人,能感受到除了金錢以外帶來的快樂,是眼界和知識。
如果沒有修養(yǎng)與審美,那豪宅里囤再多的書、字畫和古董,也不過是附庸風雅的擺設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