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榫一卯之間,
一轉一折之際,
凝結著中國幾千年傳統(tǒng)文化的精粹。
榫卯
Mortise-Tenon
在瑞士蘇黎世有這樣一座房子,
從外觀看它就是一座普通的現(xiàn)代建筑,
通透的玻璃幕墻一掛到底。
但當人們走入其中,
無不被其精妙的結構、工藝征服。
梁、柱、檁等房屋的主體結構,
全部用木材架構,
這在看慣了鋼筋混凝土的西方人眼中,
簡直就是一座建筑奇跡!
再看細節(jié),
用的竟是幾千年來
中國傳統(tǒng)的榫卯結構!
作為中國古建筑精髓的榫卯結構,中國早在7000年前就發(fā)明并開始應用,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,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,不需要一顆釘子,就能造出異常堅固,傳承幾百甚至上千年的房子。
而這種工藝在傳到日本后,
被日本工匠一代代傳承演化,
稱為“河合繼手”。
瑞士這座Tamedia:媒體大廈,
就是由熟稔“河合繼手”的
日本建筑師坂茂設計完成。
在敲定設計方案的基礎上,
他用近2000m3的循環(huán)再生的云杉木,
打造出每一個部件和榫卯結構。
然后像搭積木、拼裝玩具般,用榫卯結構將各個獨立的部件連接在一起。
由于各個木質部件緊密結合在一起,萬一出現(xiàn)地震、火災等情況,就有可能因為一個部件的損毀,導致大面積坍塌,為了避免這種情況,獨特的梁、柱設計讓受力更加均勻合理,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建筑的穩(wěn)固。
而在實際的建造過程中,
工人只需將組合好的部件,
按圖紙組裝在一起,
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
以及對環(huán)境的污染。
這樣像魔法似的僅用木頭
就搭建起如此一座宏偉的建筑,
讓眾多不懂榫卯結構的外國人不可思議,
世界再一次見證了“河合繼手”的神奇。
但很多國人看后卻深感悲哀,
7000多年的榫卯
如今卻只能靠日本人“發(fā)揚光大”。
外國人提起榫卯,
想到的也是日本的古建筑。
甚至有人批評中國人將傳統(tǒng)工藝拋在了腦后,盲目追尋西方先進建筑的腳步,用鋼筋混凝土澆筑出一座座毫無特色的建筑,把人擠壓在了無生氣的空間里,完全失去了建筑工藝之美與人文關懷。
這也正與建筑師坂茂
提倡的建筑責任與人文精神相契合,
而他的責任從來不是說說的。
每次世界各地發(fā)生大的自然災害,他總是第一時間跑到災區(qū),不眠不休地為災民建造房屋。
95年為日本神戶災區(qū)建造硬紙木宅、教堂
1999年為盧旺達難民建造避難所
2001年為印度災區(qū)建造房屋
2007年為斯里蘭卡災區(qū)建造房屋
2008年汶川地震,為華林小學搭建臨時校舍
2010年為海地搭建應急避難所
2011年為日本大地震設計的紙隔間
不止一次有人質疑他的硬紙板房子,會不會輕易倒塌?當年他在神戶建的教堂在風雨中矗立十幾年一直未倒,臺灣地震時分拆送到臺灣,時至今天依然沒有任何問題,也許這足以回應任何質疑。
2014年他獲得了有建筑界諾貝爾之稱的普利茲克獎,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建筑中充滿人道主義的關懷。
“那么多的人因為自然災害流離失所,
但地震從來不奪人性命,
是建筑倒塌才致人死亡,
這是建筑師的責任?!?/span>
“建筑是一個人的家,
一個家,
怎么能缺少人文關懷?”